“有事……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李世民迅速站起身来,快步朝着后面走。
满朝文武齐齐愣在当场,众人都很是难以从方才的震惊里抽离出来。
似乎都已经对李世民的话置若罔闻,一个个地念叨着:“宋太祖李恪?神龙郡王?杨贤妃杨无垢的儿子?”
李世民一路回到后宫,推开门来,命令所有的宫女和太监全部都退下去。
他孤身一人在房中大砸大摔,仿佛就连空气都已凝固住了一般,他瞠目结舌地抬起头来,一声声怒吼:“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与此同时,长孙皇后寝宫里。
长孙皇后一觉醒来,忽听得俭军一夜之间自立一国,将国号取为宋,而且这个开国皇帝便是过去一年以来日日陪她欢愉的小情人,李恪。
长孙皇后当真不敢置信,一再地问着身旁的贴身宫女:“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恪儿怎么会?”
李恪一事,事关重大,谁敢多言?
于是便任由着长孙皇后问来问去,谁也不敢开口。
长孙皇后这时方才想起,到底为何李恪此番又是长达数月的光景消失,原来安阳城一场大战,新昌城一场大战,鹰城一场大战,全部都是这个小畜生亲手操持!
长孙皇后此时对李世民万分愧疚,同时间也知道李世民一定大为崩溃。
于是便快速穿戴整齐,在一众宫女的拥簇之下快速来到李世民寝宫。
并未经过圣上应允,猛然推开房门,只见李世民长发覆面,房内一片狼藉,他孤身一人坐在地上。
长孙皇后眼见如此,心中一惊,快步冲了过去,将李世民牢牢地搂在怀中。
“圣上,保重龙体!”
长孙皇后的声音都开始颤抖起来。
李世民猛然抬起头来,眼见是自己的发妻长孙皇后,于是便连忙紧紧抓住长孙皇后的玉手,急声问道:“到底为什么?这个小畜生到底任何造反!”
长孙皇后被李世民这样一副激动的模样吓得不行,连连摇头说道:“陛下,臣妾……臣妾也有所不知啊!”
李世民猛然将头转了过去,振振有词道:“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小畜生难不成丝毫不顾念与朕的骨肉之情?”
多么无奈的事,李恪早就已经人走楼空,尽管神龙郡王府尚在,但那其实已然成为了一个空壳子。
李恪和杨无垢二人为掩人耳目,并未将丫鬟和小厮们驱逐出去,而是让他们日复一日在王府里面劳作。
外人看来,李恪及其家人都住在王府。
然而实际上,王府早就已经人走茶凉。
再行前去查看杨贤妃的寝宫,结果杨贤妃早就已经走了,连半个影都不剩。
李世民崩溃之处就在于李恪居然造了自己的反,诚然,多年以来他始终都没有对李恪有过如何格外的关照。
毕竟李恪的身份摆在这里,他是隋炀帝杨广的外孙,他的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亲生女儿。
有这样一层身份在,况且杨无垢姿色平平,李世民根本就没有半分宠爱杨无垢的必要。
但是再怎么说,血浓于水,打断了骨头连着筋。
李恪可是李世民的亲生骨肉。
再者,在过去的这一年时间里,因为李世民发现了李恪的种种好处,所以对李恪并不薄。
既然如此,李恪到底为何要造反?
李世民和魏征等大臣坐在一起合计,想来想去似乎李恪造反的可能唯独只有他的母亲杨无垢。
毕竟大隋的江山毁在大唐手中,朝堂当中虽然从来都没有复辟大隋的消息流传,但是只要一想也能够想得明白,多半如此。
当然,文武百官对于李恪为何没有将国号取做隋,感到困惑不解。
取做了宋,意图何在?
李恪和宋这个字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联,反正无论如何,现如今俭军摇身一变自立一国,成为在天下九州之内和大唐共处的大宋。
从此之后,天下九州再无俭军。
由于李恪现如今已经自立一国,所以将国家的军队进行了重新的整编,所有的神教人员以及俭军人员互相打乱,合为一体。
这么做其实有两点好处。
第一,一直以来神教和俭军都像是两股独立的分支,俭军虽然隶属于神教,然而在很多事情上面都不必遵从神教的指示安排。
似乎两者之间就好像是一种合作的关系。
就连江南东部的三城十八镇之赋税,神教尚且都需要和俭军分成,如此这般,还有什么可说?
当李恪将神教的人员和俭军的人员全部打散合为一体之后,俭军的士兵就很好管理了。
当然,其实就即便不打散也没什么,俭军的统帅毛千草和李恪同气连枝,李恪让毛千草往东,毛千草决计不会往西。
第二,俭军数量有限,神教人员同样也是数量有限,三军重新整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编,使得大宋军队的数量规模非常可观。
而李恪直接自称宋太祖,毕竟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所以无需去顾虑那些接下去历任帝王所要考虑的事情。
年号定为“永宁”。
这永宁二字虽然看上去人畜无害,显得宋朝毫无开疆拓土之心,然而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现如今宋朝风头正盛,又怎么可能仅仅只满足于眼前的这么一亩三分地?
接下来还是有很多的战争会发生,所谓的永宁,估计也就是李恪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让百姓们都知道,大宋的这个政权核心思想其实是想要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永远安宁。
所谓永宁。
由于宋朝已经彻底自立一国,所以安阳城和鹰城以及江南东部的三城十八镇都完全可以遵照这李恪自己的意愿执行政策。
甚至是发行自己的货币。
由于李恪现在刚刚登基即位,尚且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所以有关于发行自己的货币之类的事情,便暂且先搁在一边。
相比较起很多事情,李恪着手需要办理的便是宋朝国土境内的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正所谓是困扰江南东部所有百姓已久了的娶妻难的问题。
这男多女少,究竟如何解决,李恪终于开始大包大揽,着手料理。